取消
清空記錄
歷史記錄
清空記錄
歷史記錄
人防工程在城市建設與國防防護體系中至關重要,其中通風設計是核心部分。合理科學的通風設計,既直接關系到戰時人員安全與工程防護效能,也影響平時工程使用的舒適度。因此,深入研究人防通風設計要點意義重大。
一、人防通風方式
依照規范標準,戰時通風系統涵蓋清潔通風、濾毒通風以及隔絕通風這三種通風模式。
1、清潔通風
清潔通風指的是在未遭受敵方原子、化學以及細菌等武器攻擊的情況下,人防外部空氣經過消波設施與除塵系統處理后,被送入人防內部的通風形式。《人民防空地下室設計規范》的第 5.2.2 條明確了各類人防地下室戰時新風量的標準。比如,二等人員掩蔽所戰時清潔通風量需≥5m3/(p.h),濾毒通風時則需≥2m3/(p.h) 。每個防護單元內的清潔通風量按照式 (1) 來計算:LQ = L1×n (1)
其中:
LQ—清潔通風時的新風量,單位為 m3/h;
L1—清潔通風時掩蔽人員新風量的設計計算值,單位是 m3/(p.h);
n—戰時防空地下室掩蔽人員的數量,單位為 P。
2、濾毒通風
濾毒通風是當遭受敵方三項武器襲擊時,人防外部的染毒空氣歷經消波、除塵以及過濾吸收流程,轉變為清潔空氣后,被輸送至人防內部的通風方式。濾毒通風時的新風量要分別依據以下兩個式子進行計算,隨后取兩項計算值(LR 和 LH)里的較大值,作為濾毒通風時的新風量 LD。
LR = L2×n (2)
LH = VF×KH + Lf (3)
式子中:
LR—濾毒通風時依據掩蔽人數計算得出的新風量,單位為 m3/h;
L2—濾毒通風時掩蔽人員新風量的設計計算值,單位是 m3/(p.h);
n—戰時防空地下室掩蔽人員的數量,單位為 P;
LH—室內維持超壓值所需要的新風量;
VF—濾毒通風時防空地下室主要出入口處最小防毒通道的有效容積,單位為 m3;
KH—濾毒通風時防空地下室主要出入口處最小防毒通道的換氣次數,單位是次 /h;
Lf—濾毒通風時防空地下室室內維持超壓時的漏風量,單位為 m3/h,可按照室內清潔區有效容積的 4% 來計算。
3、隔絕通風
隔絕通風是在遭受敵方三項武器襲擊,并且無法使用除塵過濾器的狀況下,人防處于密閉狀態,進風與排風不能停止,不過要借助送風機讓人防內部空氣進行循環使用的通風方式。
二、送風設備選擇
1、送風機
送風機作為整個防護系統的動力核心組件,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依據《人民防空地下室設計規范》,對于戰時電源無法得到可靠保障的人防地下室而言,為切實保證通風工作的可靠性,理應選用電力與人力兩用的通風機。在面臨核武器、生物武器以及化學武器威脅的情形下,這類風機乃是實施濾毒通風防護所不可或缺的設備。在正常供電狀態時,風機借助電力驅動運行;一旦供電中斷,則依靠人力驅動。當下,常見的電力與人力兩用通風機主要包含 SR900 型電動腳踏兩用風機、DJF - 1 型電動腳踏兩用通風機以及 F270 型電動手搖兩用風機。在電力驅動模式下,風機風量必須滿足清潔通風量的要求;人力驅動時,風量需滿足濾毒通風量要求。當進行隔絕通風操作時,只需關閉所有密閉閥門,并打開風機吸入口插板閥即可。不管是電動運行還是腳踏驅動,風機均需能夠滿足清潔通風以及濾毒通風的風量需求,同時還要克服通風系統的阻力。
2、過濾吸收器
過濾吸收器的主要功能在于吸收空氣中的毒物、毒煙、毒劑蒸氣、放射性灰塵以及細菌氣溶膠等有害物質,是通風系統中至關重要的設備。通常會選用 SR 型過濾吸收器,該類型目前有三種規格,其額定風量分別為 300m3/h、500m3/h 以及 1000m3/h。在選擇時,需依據濾毒通風量來確定,并且可通過多臺并聯的方式加以使用,利用支架落地安裝。特別要注意的是,所選擇的過濾吸收器,其濾毒風量切不可超過自身的額定風量。此外,在吸收器兩端的管道上,應當預留 DN15 測壓管接口,借助測壓管對阻力進行測定,以此能夠及時判斷吸收器是否失效。
3、濾塵器(粗效過濾器)的選擇
濾塵器不僅在清潔通風時用于過濾空氣中較大顆粒的灰塵,而且在濾毒通風時,能夠濾除粗顆粒的爆炸殘余物、毒物以及放射性物質。一般情況下,均采用 LWP - X (D) 型油網濾塵器,其結構為片式或塊式。在實際應用中,每個濾塵器的風量必須控制在 800 - 1600m3/h 的范圍內。在設計過程中,需留意在濾塵器兩端的管道上預留 DN15 測壓管接口。
4、手動密閉閥的選用
密閉閥是人防地下室防護通風系統中的重要設備之一,分為手動和電動兩種類型,而一般多采用手動密閉閥。它通常設置在染毒區的進風和排風管路上,主要用于平時與戰時通風方式的轉換。就進風系統而言,按照《人民防空地下室設計規范》5.2.8 條所提供的圖示 (a)(h)(c) 來設置手動密閉閥,在清潔式通風管路和濾毒式通風管路上主要用于平時與戰時通風方式的轉換。就進風系統而言,按照《人民防空地下室設計規范》5.2.8 條所提供的圖示 (a)(h)(c) 來設置手動密閉閥,在清潔式通風管路和濾毒式通風管路上各設置 2 只,總計 4 只;對于排風系統,則依據《人民防空地下室設計規范》5.2.9 條提供的圖示 (a)(b)(c) 來設置手動密閉閥,分別安裝在排風管穿密閉墻以及防毒通道的位置。
三、排風系統設計及主要設備選擇
1、清潔通風
為維持清潔通風時地下室處于微正壓狀態,清潔通風的排風量應稍小于新風量。一般來說,排風量可設定為新風量的 90 - 95%。基于此排風量數值,來選定排風系統的消波設施,設計機械排風系統中的排風管道,以及挑選排風機。
2、濾毒排風
通風量方面,濾毒通風時的排風量 LDP = LD - Lf(各符號所代表項目與前文一致)。依據該數值,設計設置于主要出入口的超壓排風系統,確定自動排氣活門的規格與數量,以及通風短管的直徑等。并且,濾毒排風量需滿足最小防毒通道換氣次數的要求。
3、超壓排氣活門的選擇
進行超壓排風時,必須關閉排風機,依靠室內超壓向室外排風,超壓狀態由自動排氣活門維持。當壓力超出規定值時,自動排氣活門開啟,將廢氣經由洗消間、防毒通道排至擴散室。排氣活門的個數按照以下公式計算:n = LDP / LZ (4)。其中,LDP 為濾毒通風排風量;LZ 是單個超壓排氣活門在工程設計的超壓值減去超壓排風系統其他設施(如密閉閥門、排風管、消波設施等)的排風阻力后的壓力值時的排風量,該壓力值可從超壓排氣活門的性能參數表或曲線上查得。還需留意,超壓排氣、排風流經閥門通風短管的速度應小于或等于 5m/s。自動排氣活門和密閉閥門的總數量應與防護密閉閥門及密閉門的總數量一致,超壓排氣活門不可設置在門扇上,只能安裝于墻體之上。
四、通風設計中應該注意的其他問題
1、通風方式轉換
戰時人防具備三種通風方式,從一種通風方式轉換至另一種,需依靠關閉和開啟系統內特定的密閉閥門達成。所以,在圖紙里務必注明三種通風方式的轉換流程,以及轉換期間各密閉閥門的開啟與關閉狀態。倘若沒有明確標注,操作人員將無法知曉怎樣實現通風方式的轉換,致使戰時人防通風系統使用起來極為不便。
2、排風管路布局
在排風管路的設計方面,應致力于讓簡易洗消區域和防毒通道內部能夠實現充分換氣。設計時,盡可能把通向簡易洗消間的自動排氣活門設置在高處,將簡易洗消間與防毒通道之間的通風短管安置在低處,把排風出口設置在高處,并且使它們相互錯開,以此促使整個空間形成合理的氣流組織。在進行平面布局時,還要留意防毒通道內的進風口和排風口不可距離過近,防止排風出現短路情況,應當錯開布置。
3、戰時廁所排風問題
在設計戰時廁所排風時,需要與建筑專業展開協商,盡可能將戰時廁所與簡易洗消間相鄰設置。否則,在戰時濾毒通風階段,由于人防工事內沒有機械排風裝置,戰時廁所很難滿足換氣次數的要求,進而導致使用環境不佳。
4、平戰結合及平戰功能轉換
人防工程兼具平時和戰時兩種功能,而這兩種功能對通風的要求有所不同。在設計過程中,將兩個系統結合得越緊密越理想,如此一來,占地面積會更小,戰時防護也更為便捷,同時有利于平戰功能的順利切換,滿足人防工程的使用需求。
在開展人防地下室設計工作時,應當深入領會相關規范,做到合理劃分區域,使系統設置簡潔實用,精確計算通風設備容量,合理選用平戰轉換措施。億淼環保作為一家專業的通風管道生產廠家,能夠憑借其豐富經驗與專業技術,為通風系統的構建提供優質的通風管道產品,助力人防地下室實現其應有的功能,充分發揮出應有的經濟和社會效益。